植物油籽饼粕中有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豆粕和其它植物油籽饼粕主要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碳水化合物是难以消化的中性和酸性的非淀粉多糖(NSP)以及其它低分子量的糖. 其它的抗营养因子包括植酸磷, 植物凝集素(C-N结合蛋白), 大豆球蛋白, 胰蛋白酶抑制剂(KI和BBI)等。
一、酶制剂消除植物油籽饼粕的抗营养特性。饲料酶制剂可分为植酸酶, 碳水化合物酶, 蛋白酶等. 山东省饲料工业有限公司温馨提示您:下面分别是三大类酶制剂,针对植物油籽饼粕原料的应用方案。
1、蛋白酶。
直接添加蛋白酶,可显著增加日粮的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蛋白酶有效地降低了Kunitz抑制剂(KSTI)和凝聚素,只留下10-20%的KSTI和大约15%的凝集素,而纯化的猪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不能将这些抑制剂降解到如此低的程度。
2、碳水化合物降解酶
与市面上的许多其它饲料酶产品相比,源自Aspergillus aculeatus的传统野生型菌种的碳水酶,能够显著地作用于豆粕和其它饼粕的NSP组分。
3、植酸酶
豆粕中植酸的含量约为1.3-1.4%, 植酸在肠胃道中不被吸收,既降低了磷的消化率, 也束缚饼粕中的蛋白质, 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植酸酶降解豆粕中的植酸已经被验证,有数据显示,在pH4(30分钟,40°C)一起孵化豆粕和植酸酶,有50%的植酸被降解。这项研究表明,降解豆粕中的植酸比谷物和菜籽粕中的植酸更困难。
二、酶制剂消除植物油籽饼粕的抗营养特性。通过添加诸如碳水化合物降解酶、蛋白酶和植物酶等外源微生物酶,可以提高饼粕的营养价值。然而,需要升级碳水化合物降解酶,来更好的针对植物油籽饼粕中的高含量的复杂NSP组分。因为常见的,仅针对于提高谷物饲用价值的木聚糖酶或ß-葡聚糖酶不能充分地降解饼粕NSP组分。
利用蛋白酶,独特的降解饼粕NSP酶和植酸酶的联合作用,提高饼粕的消化率,减少抗营养因子的存在,是一个创新并有前景的应用。 来它通过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从而减少家畜的氮排泄,不但实现了环境友好型应用。 同时,也给原料的灵活选择带来更多操作空间。。
雷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