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大麦中NSP的研究
1.减小NSP抗营养作用的研究—添加NSP酶
Li(2004)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大麦含量的饲粮中添加0.15%的NSP酶(含10000U/g β- 葡聚糖酶和80000U/g木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末重、ADG和ADFI以及显著降低 F/G;添加NSP酶可以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的酶活,这主要是由于NSP酶分解了NSP,使肠道内容物的粘度降低,肠道内的酶更容易与食糜接触,因此不需要分泌更多的酶;并且使用NSP酶可以显著增加空肠粘膜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
2.大麦中NSP对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
Hopwood(2004)的研究表明,饲粮中NSP水平可以影响肠道的pH值、食糜的粘度及VFA的含量。并且发现肠道食糜粘度发生变化30%是由可溶性的NSP造成的。
二、针对大麦中植酸的研究
使用低植酸含量的大麦品种
Veum研究了用低植酸磷含量的大麦品种饲喂青年猪,可以提高磷、钙、氮、能量和干物质的利用率。与普通大麦相比,低植酸磷含量的大麦可以提高猪的ADG,降低 F/G,增加掌骨和桡骨的断裂强度,使掌骨和桡骨中粗灰分含量增加。
低植酸磷含量的大麦可增加猪对磷的吸收,减少排放,增加磷的净吸收,并且同时可以增加猪对钙的净吸收。在提供的可利用磷相等的情况下,低植酸磷大麦比添加无机磷的大麦(添加无机磷后与低植酸磷大麦的可利用磷含量相等)对磷的利用率更高,同时钙的利用率也高。说明动物对有机磷和钙的利用大于无机磷和钙。
是不是觉得怎么突然就说完了,因为精彩是实验结果当然得放后面啦,快来关注我们山东省饲料工业有限公司官网及公众号了解更多饲料小知识吧!